2007年8月30日 星期四

亞泥、國產要複製台泥模式

中國水泥擺脫淡季,8月份價格止跌走穩,預期9月隨著建築旺季來臨,報價將全面上漲,台灣水泥廠商第4季大陸貢獻可期。台泥與嘉泥已於香港掛牌,台泥國際股價今年一度大漲約6.6倍至11港元,研判將赴港掛牌的亞泥與國產可望吸引市場關注焦點。去年亞泥大陸獲利貢獻1.02億人民幣,今年上半年來自大陸地區獲利已高達3億元台幣,是去年同期的3倍,預估今年獲利貢獻可超過10億元以上。上半年亞泥稅後EPS為1.92元,全年有上看3.5元之實力,40元守穩其多頭不變。

至於國產在福建龍岩已有一套日產5000噸水泥廠,同時進行第二套窯的設立,並將跨入湖南長沙市場,未來國產在大陸的水泥產能也將達600萬噸以上。前7月稅前盈餘10.09億,比去年大幅成長70%,稅前EPS0.85元,全年估1.9元,目前本益比9倍,有機會深反彈。

益航領軍 潤泰新、潤泰全本益比低

益航(2601)目前持有大洋百貨股權50%,已分別在福州、蘇州、南京、泉州、無錫、常州、武漢等7個據點經營百貨,預計今年十一長假前在武漢、福州再開第二店,而昆明、北京、重慶等也有拓點的計畫。評估大洋百貨2007年營收可達23億人民幣,較去年的11億,成長109%,獲利估計則可達到1.12億人民幣,成長111%。目前公司規劃大洋百貨將於2008年赴港掛牌上市,也推升益航股價突破80元大關,評估可望持續掀起中概通路的比價效應,而同樣具有此題材的潤泰新、潤泰全更不容忽視。

潤泰集團進入中國量販及便利商店市場已9年,中國大潤發也於2002年開始獲利,目前在中國的大潤發量販店有70餘家,預計年底的展店數可達到90家,2008年超過130家。去年中國大潤發獲利約6500萬美元,今年前5月的獲利約4700萬美元,預計全年獲利可達1億美元以上,這對於持股10.85%的潤泰新與16%的潤泰全將可大幅受惠,甚至中國大潤發正式在香港IPO,潤泰集團的獲利水準也可望水漲船高。目前潤泰全與潤泰新本益比均不到20倍,更比益航的37倍低許多,月線為多空關鍵。

藍天逆勢大漲 統一、大成股價看俏

筆者早於718期介紹藍天(2362),因上半年EPS有0.9元,加上轉投資中國大型IT賣場「百腦匯」開始獲利,將於明年包裹至香港發行REITs,屆時可成為台灣第一家在香港發行REITs的大型IT賣場,吸引投信大舉認養,使得股價大漲63.1元,短線漲幅42%,絲毫沒有受到台股重挫影響,55元月線不破,股價仍有機會再攻。

至於食品股龍頭統一(1216)於中國布局有成,甚至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贊助商,未來也計畫於香港掛牌。上週股價大漲重回所有均線,並完成填權息,除了持續看好統一集團外,同屬食品股的大成(1210)也不容小覷。大成東北亞主要著眼於大陸的飼料及肉品業務,所生產的肉品30%交由當地的麥當勞、肯德基使用,目前已完成7條上下游垂直整合生產線,契約農戶近1萬戶,年畜養白肉雞量約1億隻,在大陸市占率超過3%,是最大單一白肉雞供應商。雖然大成東北亞目前尚無明確的掛牌時程,但此計畫仍持續進行中,加上股價沿著月線走揚,研判月線不破多頭可期。

2007年8月29日 星期三

派拉蒙重回HD DVD懷抱 再掀下世代藍光戰役波瀾

下世代藍光大戰開打至今,軟體內容不足向來為人所詬病,好萊塢主流片商動向的重要性不言可喻,日前派拉蒙影業(Paramount Pictures)宣布不再腳踏兩條船,由Sony領軍的Blu-ray Disc(BD)陣營撤退,轉而力拱東芝(Toshiba)主導的HD DVD陣營。

  派拉蒙選擇此時出走,背後原因值得玩味,並使原先在軟硬體銷售成績與支援業者贏面偏向BD的下世代藍光戰局再度混沌未明,後續是否將引發其他業者轉向,值得觀察。整體來看,因藍光影片與DVD市場規模依舊差距懸殊,目前兩藍光陣營孰勝孰負仍言之過早。

2007年8月28日 星期二

Google副總裁:未來多數人將透過網路看電視[

據華爾街日報(WSJ)報導,素有「網路之父」之稱的Google副總裁Vinton Cerf表示,未來網路電視將取代有線電視。

Vinton Cerf認為,未來更多人透過網路下載節目看電視,傳統的電視廣播方法將逐步遭到淘汰。他還預測,不久之後,多數人將透過網路看電視,傳統的電視廣播方法將失去吸引力。

另據Inquirer網站報導,Vinton Cerf指出,雖然網路正在改變電視業者經營生意的方式,但他們應將其視為機會而非威脅。例如,像YouTube這種視訊分享網站的流行,其實可以促使電視業考慮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網路獲利。

美國人房貸違約率高 現在連信用卡卡費也交不出來

據穆迪(Moody’s)估計,美國消費者2007上半年繳交信用卡卡費的違約情況,和2006年相比有明顯增加,使得大家擔憂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已延燒到其他類型的消費者債務。在Moody’s旗下的Economic.com經濟學家Scott Hoyt指出,在債務負擔增加、房價持續下跌、信用標準緊縮,及能源價格居高不下等因素影響下,消費者信用品質將持續惡化。

信用卡公司上半年打銷信用卡卡費總額的4.58%,列為無法收回的壞帳,年增率達30%。延遲繳款的比例也上揚,用來衡量卡友支付卡費意願及能力的季付款率,4年多來首次下降。Moody’s表示,信用卡壞帳率仍遠低於2004年平均6.29%的水準,因為2005年美國通過新法案,使個人聲請破產的程序變得更為複雜。

高利率和房地產市場疲弱,減少一般人房貸轉檯的吸引力,貸款人因此用房屋的淨值抵押,挪出錢來支付利息較高的信用卡債。但目前還不清楚信用卡違約的卡友,和被次級房貸衝擊到的貸款戶,是不是同一群人。

許多次級房貸戶的房屋淨值不是很少就是已經化為烏有,所以可能寧願選擇在房貸違約,也不想讓信用卡不能使用,以免連採購民生必需品都成問題。

美律EPS 3.17元 閎暉4.38元

台灣手機零組件廠上半年可說是獲利豐厚,一點都未呈現淡季景象,其中又以美律實業與閎暉實業表現最為出色。美律受惠於音樂手機盛行,免持聽筒麥克風與揚聲器出貨增長,加上新產品藍牙(Bluetooth)耳機於上半年出貨快速加溫,合併營收快速走揚,使得上半年獲利也有突出表現,財報稅後達新台幣5.02億元,再創歷年新高,較2006年同期成長近3成,每股稅後3.17元。

美律為了快速成長的業務與新客戶的需求,以及進一步垂直整合原本外包的塑膠機構件、銅線等零組件,決定擴充深圳廠產能,並購買現成的深圳3廠廠房,以期快速投產,預計第4季正式量產。

閎暉第2季業績表現也相當亮麗,合併營收與獲利同步創下新高,淡季中衝出佳績,稅後3.37億元,較第1季2.53億元成長33.2%,上半年稅後5.9億元,較2006年同期成長11.93%,每股稅後4.38元。

美律上半年財報毛利率24.59%,較2006年同期下滑約5個百分點,公司表示,主要是產品銷售組合有所改變,2007年增加了藍牙耳機等成品組裝業務,所以使毛利率較為下滑,期望隨著第3季的營運規模持續擴增,毛利率可以回升至25%以上,且後續因為外包產能逐漸收回,毛利率還可望進一步提升。

同時,美律也宣布以人民幣4,750萬元購買了深圳3廠的土地與廠房,公司指出,預計第4季開始投產上游零組件與成品組裝,估計深圳1、2、3廠加計起來的總產能,約為免持聽筒月產能提高至1,000萬套,揚聲器提高至2,000萬~2,500萬套。

閎暉上半年毛利率與營益率也出現滑落,反映出手機按鍵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以及國際手機大廠對於零組件砍價的壓力依舊沉重。公司指出,手機國際大廠對於零組件供應商的砍價壓力長久以來都是存在的,市場競爭也從未稍歇,上半年毛利率確實有下滑現象,估計下半年隨著旺季業績成長,營運規模擴增後,應會有改善,對於下半年的業績成長還是具有高度信心。

2007年8月27日 星期一

Apple將靠「iPhone稅」大發利市? 行動電信業者想搭配iPhone推展行動服務,得掏出營收10%上繳給Apple!?

金融時報(FT)報導,蘋果(Apple)日前已與歐洲3家電信業者簽妥iPhone代理合約。而這3名「幸運兒」分別是法國Orange、德國T-Mobile及英國O2,各自得到當地的iPhone獨家銷售權。


據報導,合約裡包含一項「iPhone稅」的條款:來自於iPhone用戶的語音及數據營收10%歸蘋果所有。看到此條款,或許有些人第1個反應是該到美國線上券商億創(E*TRADE)網站開個戶頭。

從AT&T發售iPhone當週的盛況,及各式消費者意願調查報告來看,iPhone的確頗受市場歡迎。但iPhone再怎麼搶手,大概沒幾家行動電信業者能「狠下心」把iPhone用戶營收貢獻的10%交給蘋果。Verizon Wireless與蘋果談不攏的原因之一,便是Verizon Wireless拒絕分享相關營收。

為什麼呢?沒有前例可循及害怕此例一開後患無窮-未來其他手機製造商拿熱銷機種要求比照辦理,都是行動電信業者拒絕iPhone稅的原因,但單就數字來說,營收10%對其營運表現的影響非常巨大。

以德國T-Mobile最近公布的營運數據來看,營收與稅前、息前、折舊攤提前淨利(EBITDA)分別為21億及8.93億歐元,因此EBITDA Margin為42.5%。如果其他條件都不變,來自iPhone用戶營收的10%給Apple,這一部分的EBITDA Margin會降為32.5%。至於對整個公司來說,iPhone用戶營收佔全部的比例愈高,則整體EBITDA Margin下降愈多。

對電信業來說,搭配iPhone或許能引進更多新客戶,帶來更多的營收,但若因此導致EBITDA Margin大幅下滑,就不是件划算的買賣。而要完全彌補因iPhone稅造成的EBITDA Margin下滑,iPhone用戶的每人平均營收貢獻(Average Revenue Per User;ARPU)必須高於其他用戶10%。

再回到蘋果這邊,假設除了iPhone硬體銷售的收入,還真能額外拿到iPhone用戶營收的10%,那麼蘋果會從iPhone稅獲得多大好處呢?

以AT&T搭iPhone的服務費率為例,月租費最便宜為60美元,單是月租費部分,蘋果每月每用戶(或說每支iPhone)可抽6美元,一整年就是72美元。

依照這種水準,加上蘋果預估iPhone在2008年累積銷售可達1,000萬支,蘋果2008年後光抽iPhone稅,保守估計每年就有超過7億美元的收入,而這種類似權利金的收入,幾乎都是純利。

比對蘋果大豐收的上1季(會計年度2007第3季),其淨利「也不過」8億多美元。iPhone再持續熱賣下去,也許到2009年單是仰賴收取iPhone稅,iPhone事業就會比蘋果其他事業各自獲利還來得高。

因著iPhone的熱潮,蘋果巧妙利用獨家代理銷售權,抓住行動業者想擴大客戶基礎的心態,透過談判技巧,打破一些原先行動電信業者與手機製造商的合作規則,營收共享的條款不僅前所未見,更是其他手機業者之前連想都沒想過的模式。

假如真能如蘋果所願,未來3年,蘋果僅靠行動電信業者上繳的iPhone稅,便會有驚人的獲利成長。因此,此時不買蘋果股票,更待何時!

只是,蘋果可拿到的營收比例,真能高達10%?抑或背後有些但書?

宏碁7.1億美元購併捷威

宏碁(Acer)歷年來最大購併案正式敲定,27日出乎意外地宣布將購併先前極力否認的美國第4大PC品牌業者捷威(Gateway),宏碁董事長王振堂指出,未來宏碁集團總年營收將超過150億美元,PC年出貨量肯定突破2,000萬台;他強調,這是宏碁鞏固歐洲、站穩美國、確立第3的重大決定!

宏碁準備以每股1.9美元價格,在市場上公開收購捷威流通在外股數,總交易金額將達到7.1億美元,這宗購併案並已獲得宏碁及捷威雙方董事會同意,宏碁有意於10天之內依短期購併法令條件,拿下捷威9成股權,預期將於12月前完成所有合併案程序。

王振堂表示,以第2季全球市佔率觀察,宏碁加上捷威將使其全球PC市佔率由7.9%推升至8.8%,而筆記型電腦(NB)市佔率也會從原本的13.6%成長至15.7%,因此,未來穩站全球第3大PC品牌業者已確定,而全球第2大NB品牌業者也會越來越穩固確立。

王振堂指出,上次法說時曾明確表示,購併對象不是北美市場的公司,但1個月前出現策略急轉變,在考量多重綜效與商業市場考量下,宏碁最後決定買下美國品牌業者捷威。他提到,低調老實的做,越來越不可能有領先商場的機會,現階段宏碁得快點長大,而不做這次的合併計畫,宏碁可能就會開始被邊緣化。

宏碁總經理蘭奇(Gianfranco Lanci)則認為,宏碁是跨國性品牌公司,購併美國當地PC品牌捷威,可以發揮綜效力,而宏碁與捷威合併案預期將使得整體營收顯著成長,不僅營運規模壯大,最重要的是降低採購成本,在軟體及硬體上都有幫助,雙方透過對方的零售夥伴,在產品銷售上互相搭配,預計此項購併案可望節省成本約1.5億美元,2008年每股盈餘就能因購併案而增加。

事實上,市場一直傳聞宏碁欲收購捷威,只是先前王振堂對外態度保留,認為宏碁成長動能仍強,而宏碁在美國敲定與最大電子產品零售通路BestBuy合作,整個美國市場布局對宏碁來說,有沒有納入捷威眾說紛紜,直到王振堂嚴正否認會買北美公司,市場才稍稍停止討論。

不過,近期聯想積極要買歐洲PC業者Packard Bell浮出檯面,似乎阻斷宏碁原本的計畫,並促使宏碁策略出現急轉彎,回頭收購具有Packard Bell優先承購權的捷威,一方面可有效提升全球市佔,另一方面則無異是直接判聯想在購併計畫中出局。

至於宏碁是否另外還有購併計畫,王振堂對此強調,宏碁隨時都在關注任何成長機會,態度(Attitude)是開放的,但現階段焦點放在完成捷威的購併合作,還沒有其它的購併計畫。

捷威目前在美國整體消費性PC市場佔有率為14.5%,並在美國消費性PC零售通路市場佔逾21%,另外,捷威並擁有副品牌eMachines在通路流通,這次購併案將使得宏碁在美國市場頓時成為擁有Acer、Gateway及eMachines品牌的業者。

宏碁目前營收約達112.4億美元,未來在併入捷威約39.8億美元後,未來全球營收將達到152.2億美元,而北美營收佔宏碁集團比重將從原本25%增加至43%,原因便在於捷威有92%營收來自於北美市場。

另外,宏碁董事會27日亦通過上半年合併財務報表,宏碁上半年合併營收新台幣1,930.33億元,比2006年同期1,558.51億元成長23.9%;其中,營業淨利39.09億元,稅後淨利76.45億元,每股稅後盈餘3.23元,而上半年EPS約3.23元,2006年同期約3.09元。宏碁第2季單季處分業外資產極少,稅後淨利19.83億元,EPS為0.76元。

2007年8月22日 星期三

夏普 深圳建7.5代面板廠

據大陸媒體報導,日本夏普將與大陸深超光電及創維等五家彩電業者合資人民幣280億元,在深圳投資興建大陸第一條7.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預計最快2008年底投產,初期月產能約達3萬片。由於7.5代是生產電視面板為主,將使大陸面板廠開始進入電視面板時代。
大陸21世紀經濟報導指出,這項合資案可讓大陸彩電業獲得穩定的面板供應,改變目前受制於台韓面板廠的局面。
今年初就曾傳出夏普將與TCL及深超光電合資設立大陸首座7.5代液晶面板廠,但夏普當時否認這項傳聞。不過,繼鴻海旗下的群創在深圳投資10億美元興建的五代廠動工後,代表深圳市政府的「深超光電」又成功引進夏普共同投資興建7.5代廠。
報導指出,深圳有關方面7月底已與夏普簽署合作協議,雙方準備投資人民幣280億元,在深圳興建大陸第一條7.5代面板生產線。夏普持有51%股權處於絕對控股地位,創維、TCL、長虹、康佳與海信共計持有20%股份,深超光電是中方的最大股東。
報導說,深超光電與夏普談判興建7.5代廠已持續一年多時間。廣東目前已經是全球彩色電視機的主要生產基地,但在液晶面板等上游配套供應上卻面臨瓶頸。為此,廣東省信息產業廳早在2006年初就積極與三星、LG-飛利浦、夏普等國際面板大廠接觸。
其後LG-飛利浦將目標鎖定在廣州設立液晶模組生產線,與三星的談判一直沒有進展,夏普是在2006年11月底就給廣東明確答覆。
這也是片山幹雄今年4月出任夏普社長後,在中國作出的最重要投資決策。報導表示,片山幹雄有意透過這項投資,扭轉夏普在中國只是間「商貿公司」的形像,成為真正扎根中國的本土化企業。
夏普7.5代廠最終落腳深圳,將是廣東發展液晶顯示器產業相當重要的突破。

全球電視市場 液晶占近四成

第二季全球液晶電視快速成長,達1,600萬台,占所有電視種類的比重達37.5%,顯示液晶電視大幅取代映像管電視市場。
根據DisplaySearch統計,平面電視(指液晶加電漿電視)第二季在日本、西歐與北美三個地區的出貨量均,已達所有電視出貨量的75%以上。平面電視的成長主要原因在於平面電視價格下滑與傳統CRT電視需求下降所致。在拉丁美洲、中東及非洲、北美及亞太等地區,平面電視每季出貨量連續達到20%成長。從出貨金額來看,全球平面電視的市場占有率更高達79%。
第二季全球電視出貨量達4,300萬台,較上一季下滑6%,但較去年同期上升1%。第二季液晶電視出貨量達1,610萬台,與上一季相比成長了11%。第二季液晶電視占所有電視出貨量37.5%。從出貨金額來看,液晶電視出貨金額達14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8%,而占所有電視出貨金額64%。
不過,平均銷售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5%,每台平均896 美元,主要由於銷售數量雖然增加,銷售平均尺寸也逐漸大型化, 但銷售價格仍持續下滑。從地區別來看,西歐仍是液晶電視最主要消費地區,微幅領先北美市場。

3D互動影像產業聯盟成軍

在大中小尺寸面板廠的全力支持下,「3D互動影像顯示產業聯盟」將於今(17)日舉行成立大會,聯盟首任會長由工研院電光所副所長徐紹中出任,友達(2409)、奇美電(3009)、華映(2475)、揚明光學(3504)、鈊象(3293)及光寶科(2301)、彩晶(6116)、勝華(2384)等廠商都是主導發起廠商,希望結合眾廠商力量,推動國際標準的制定。
今年6月舉行的光電展會場,不論友達、奇美與華映等面板廠的展示攤位上,都可以看到3D立體影像顯示器等相關產品,顯示各面板廠商都看好3D互動影像顯示的應用商機,紛紛搶進3D互動影像顯示市場。
看好3D互動影像顯示的市場商機,包括手機等手持式消費性電子產品,將是率先應用此技術的裝置。舉凡美國、日本及韓國,以及由飛利浦主導的歐洲3D TV,都有類以台灣的聯盟組織,積極推動及參與3D互動影像顯示的標準制定。其中,韓國更是傾國家政府之力,扶植三星電子搶進3D互動影像顯示市場。
3D互動影像顯示產業聯盟將於今日舉行成立大會,會長已於8月10日舉行的會前會中,先行選舉產生,由曾任經濟部技術處顧問、現任工研院電光所副所長徐紹中當選。
除工研院外,參與主導發起的八家產業界廠商包括:面板產業的友達、奇美電、華映、彩晶及勝華,以及揚明光電、鈊象和光寶科。另外,已完成入會手續的一般會員廠商有遊戲橘子、和信戲谷、太極影音等15家。已表達參與意願的還有:廣達、宏碁、宏達電、中華電信、華寶、聯發科、矽統、凌陽、瑞昱等。
今天舉行的「2007年3D影像暨顯示技術國際研討會」中,除成立「3D互動影像顯示產業聯盟」之外,會還將展示最新2D/3D影像能輕鬆切換觀賞的3D立體顯示技術,以及利用此技術製作、第一次發表的故宮文物3D動畫「國寶總動員」,展現全新娛樂體驗。

需求竄升 面板價格支撐強

為耶誕節旺季效應來臨、市場需求強力竄升,面板廠將產能轉移生產TV面板,電視面板擠壓NB與監視器產能,而且大尺寸TV面板大量消化面板廠產能,NB與Monitor 供需持續緊張,使得原本觀望的面板價格獲得強力支撐,8月下旬面板報價繼續維持不變。
WitsView總經理王鶴偉指出,面板價格歷經連續多月調漲,8月下旬三大產品Monitor、NB、TV面板價格與上旬公佈價格變化不大。以往面板廠與客戶的價格多半是一個月一次敲定,除非市場實在太旺,才會在月中調漲,目前供需情況趨於穩定,下旬並未再調整。
三大產品中,監視器短期漲幅已大,未來一、兩個星期將是面板價格的關鍵。不過即將進入TV旺季,TV面板出貨逐月增加,面板廠將新廠世代大量移到TV面板,使得面板廠對於後續面板價格的發展態度趨於強勢。
由於面板第三季價格居高不下,出貨持續暢旺,面板廠可望持續第二季的獲利力道,使面板類股出現強勢表現,昨(20)日除了友達(2409)上漲2.6元,以48.5作收未收漲停之外,奇美電(3009)、華映(2475)、彩晶(6116)都呈現強勢漲停的局面。
依據WitsView公佈7月全球大尺寸面板出貨片數較6月成長3.9%。第三季市場步入傳統旺季,需求面有返校需求及大陸10 月長假效應,對面板需求增加,面板出貨原本應該持續成長。但面板廠的出貨結構卻已改變,TV及NB出貨均較上月成長,唯獨monitor出現微幅0.3%衰退,顯示面板廠已開始調整產品生產比重。
NB屬寡占市場,加上生產NB面板利潤相對較好,客戶訂單需求能見度高,近期市場更傳出Dell及白牌市場NB面板缺貨,面板價格獲得支撐,面板廠的供貨相對積極。TV則因為自8月以後,面板出貨將逐月增加,為接下來的大陸10月長假及年底耶誕節銷售作準備,目前主流尺寸32W與42W均呈現供應吃緊,雖生產利潤仍差,現階段至少價格也能持平或小漲。
而monitor則價格漲幅已大,對於以生產Monitor Sets布局消費性市場的客戶來說,製造成本因面板的漲價而產生壓力,加上第二季提前備貨的庫存仍足夠,採購的力道減弱,對此,面板廠開始減少Moni-tor的產出,將產能移轉至NB及TV,藉以讓整體Monitor市場供需維持穩定,價格則可支撐。

OLED的未來

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OLED)因為具有輕薄、省電、高亮度、高對比度、色彩鮮豔等優點,再加上不需要背光模組,曾一度被視為是夢幻顯示器,但由於OLED成本實在太高,遲遲無法打入市場,在此情況下,業者對OLED抱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態度。 由於OLED具有多項優點,因此講究畫面質感的日本品牌大廠Sony,預計2007年底要推出OLED電視,筆者曾在日本Finetech JAPAN 2007展覽上親眼目睹Sony展示的11吋與27吋OLED電視,鮮豔的色彩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Sony的攤位,同時也是整個展覽期間中,每天圍繞最多人的攤位,OLED電視畫質表現明顯超越液晶電視和電漿電視,讓目前的2大電視主流相形失色。 雖然OLED電視的畫質表現佳,但好的產品不見得會有好的市場接受度。價格,往往在商業市場中扮演重要的決定性因素,而價格正是OLED電視的致命傷! OLED的成本到底有多高呢?根據市調機構估算,Sony日前發表的11吋OLED電視面板的成本約為700美元,這個價格相當於40吋等級的液晶電視面板售價。試想,如果花差不多的價錢,11吋與40吋等級的電視,消費者會選哪一個?答案其實不言可喻。因此OLED電視即使有再漂亮的畫面品質撐腰,但想要為普羅消費者所接受,降低成本是基本門檻。 友達早期有量產主動式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AMOLED)面板,但目前可說是已棄守該領域,友達董事長李焜耀曾說過:「無論是OLED電視或是SED電視都一樣,成本能否為市場所接受,是最大的問題。」一語道破採用新技術的OLED電視困境。 雖然OLED有成本與技術方面的問題,但在Sony於2007年底推出OLED電視後,預估韓國三星、TMD等公司也將於2009年起,開始涉足該市場,在此情況下,OLED的市場預期將逐漸被放大,市調機構預測OLED電視面板2011年的供應量可達到約300萬片規模,與液晶電視2008年上億台的市場規模相比,雖然是小巫見大巫,但OLED的後續發展潛力仍值得注意。 原因在於,由於液晶電視取代CRT電視的換機潮即將減緩,富士Chimera綜研預估從2010年以後,TFT LCD面板全球市場增長率僅剩1%;至於OLED面板的總體市場規模,市調機構則預估每年將保持約25%的成長力道。由相關數據看來,OLED市場未來仍大有可為。 而原先生產被動式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PMOLED)面板到目前已全面轉至生產AMOLED面板的奇晶光電總經理陳哲祥則認為,OLED要追上TFT,在電視方面5年內恐怕不可能,但他認為在2年內,小尺寸的OLED面板將可追上TFT同時與之競爭,形成OLED與TFT並存發展的產業生態。 OLED會不會取代TFT?OLED究竟會成為傳奇?或是成為嘆息?目前市場仍在觀望,也在等時間給最後的答案!

次級房貸影響的觀察

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引發全球股災,甚而影響到美國人民的消費能力,美國部分通路出現液晶電視遭退貨的現象,但並未形成全面性的影響,台灣面板廠目前正在密切注意次級房貸對液晶市場的影響性,以現況來看,面板出貨依舊應接不暇,但仍要觀察返校潮以及聖誕節效應才能夠見真章。 美國是全球最重要的消費市場之一,次級房貸風波雖然震盪了好一段時間,但未達全面休兵的地步,且次級房貸對消費市場的影響層面有多大,各界看法仍不一。台灣廠商指出,美國部份通路出現液晶電視遭退貨的現象,只不過應是少數現象。 對消費者而言,無論是筆記型電腦、液晶監視器或是液晶電視,都稱不上是民生必需品,在可以不消費的情況下,對2007年下半的電子產品出貨投下不確定的因素。台系品牌廠指出,目前對於2007年下半的終端消費能力仍有相當高的期待,至於次級房貸的影響性,要看即將到來的這波返校潮的購買力,就可以掂出筆記型電腦以及液晶監視器的出貨力道有多強,至於液晶電視的出貨力道則要看聖誕節效應才會比較明顯。 台系面板廠指出,目前面板出貨相當暢旺,尤其是NB面板、TV面板以及中小尺寸面板都出現瘋狂搶貨的情況,對於次級房貸的波及目前仍未感受到,但也不敢掉以輕心,原因在於雖然面板目前出貨很旺,但如果終端購買力出現問題,這些已出貨的面板就會在通路形成庫存,通路要時間才能消化庫存,因此進一步會影響到品牌廠與系統廠對面板的拉貨力道,甚而提早導致價格上揚趨勢停頓,若庫存嚴重的話,甚至有可能會形成價格崩盤,因此面板廠目前正在密切關注美國終端市場的變化,以掌握線索、提早因應。 在經歷多次市場反轉後,面板廠面對市況迅速轉變,已學會調整產能利用率以及進行產品線轉換作為因應,面板廠認為,若是次級房貸對北美市場造成影響,由於背負房貸壓力的消費者經濟能力不會太好,因此首當其衝受衝擊的面板廠,會是客戶結構以二、三線品牌為主的廠商,至於客戶結構以一線品牌客戶為主的面板廠,雖然受波及的程度不會是直接的迎面痛擊,但受制於整體市場環境,亦不能倖免於難,因此面板廠對於2007年下半市況的操盤方式,就以樂觀中帶有謹慎的手法作為因應。

2007年8月9日 星期四

產業分析圖

想瞭解產業狀況嗎:? 請看連結

都市更新

何謂都市更新?與一般舊屋改建有何不同?
 
都市更新是在都市計畫範圍內,為了復甦都市機能,改善居住環境,增進公共利益為目的的土地在開再發利用,由政府評定或受理民間申請劃定更新地區與更新單元,實施重建、整建與維護。此外,都市更新採多數決機制,土地及合法建物所有權人超過一定比例之人數及一定比例之土地總面積、合法房屋總樓地板面積之同意即可實施,對於少數不能配合者及公有土地參與都市更新具有強制性。
與一般舊屋改建不同的是,都市更新的面積通常較大,需整合的戶數較多(逾七人),但都市更新在取得大多數權利關係人的同意後,即可排除大多數人的反對,並可改善社區環境,增加更新後的坪數

好時機買股票賺大錢

股票是目前市面上最普遍的投資工具之一,因為它的入門門檻不高,甚至不需要搞懂什麼專業知識,憑著對高低起伏的數字概念就可以入手,於是街頭巷尾處處可見不管是具有財經專業知識的人,還是一般販夫走卒,都會對自己的股票投資經驗津津樂道,從獲利和損失當中享受到如爭戰般的樂趣。股票也是獲利相當高的工具,比起一般定存以及共同基金的獲利率要高,在股市熱絡的時機,許多人動輒因為股票上漲而賺取了畢生難以想像的金額。但是相對的,股票也具有一定的風險,它的風險來自於企業本身損益、大環境震盪、政治因素…等。而在台灣,因為特殊環境結構,人為操縱常常是影響股市漲跌極重要的因素,可能一個飛彈宣言、一個國安基金介入,就會造成股市不可預知的跌幅,這也是身在台灣的股民們最頭痛的關鍵。股票市場陷入戰國時代,這裡沒有永遠的優勝、也沒有必然的失敗。當你要投入股票市場,必須要累積更多專業知識、投入更多研究,才能立保自己處在賺錢而不賠錢的地位。本書特色:市面上已經有太多指導投資人研究股票、選擇股票的方式,不管是在技術面還是基本面,都有非常卓越的見解。但是我希望在這本書當中,提供給投資人一些基本的理解,好比說當所有人都在談論中概股的時候,你可以先明白中概股是什麼東西,有了這樣的基本觀念,你才能夠更進一步憑藉自己的力量去解讀股市行情,而並非道聽塗說。我也希望在本書當中,能提供給投資人一些大環境和各類股票之間互動的法則,讓投資朋友可以透過詳細的說明,逐一探究股票的真實面。

偉大的失敗者

再也沒有比全世界都是贏家更糟的事了!長久以來,只有輸贏兩人來分佔羞愧或凱旋的滋味,已經成為人類生命中的例外了。因為今天,在一個贏家勝出的同時,往往代表有許多人落敗。 在「競爭」成為大眾運動的年代,「輸」已成為常態之際,每一個人的最真實際遇,可能是「失敗」。 但是,失敗也可以很偉大! 從偉大的輸家身上 得到感動與啟發 德國傳播界大師伍爾夫.許奈達以古今歷史知名人物為主題,透過輕鬆的筆觸、豐富的文采,描寫二十一個失敗的故事:有人敗得很愚蠢,有人運氣不佳,和舉世尊榮擦身而過,有人一輩子倉皇掙扎於他人的陰影,有人從雲端跌落谷底,也有人生時為輸家,死後卻擁有全世界……。 《偉大的失敗者》並非改寫「成功」的定義,而是藉由名人的生平故事,帶領讀者坦然面對「失敗」,且在瞭然的慰藉中,迎向積極人生。這些人物包括:歌利亞、貝林格、史密斯、隆美爾、切.格瓦拉、戈巴契夫、高爾、莉澤.邁特納、艾倫.涂林、瑪麗.斯圖亞特、路易十六、威廉二世、老約翰.史特勞斯、海利希.曼、倫茨、 費迪南.拉薩爾、托洛斯基、王爾德、漢姆生、畢希納、梵谷、邱吉爾、鄧小平、尼克森等。許奈達認為,就因為「失敗」是如此普遍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值得我們效法的典範絕非勝利英雄,而是那些不怒氣沖天、還會微笑的失敗者。從偉大的失敗者身上,我們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從而安於地球上最常見的失敗宿命,繼續奮力前行。 本書作者透過獨樹一格的角度,看這些名聲顯赫的輸家,對於那些沒沒無名的失敗者,也給予他們公平的評價。不僅重新定義了「失敗」的含意,更為「成功」寫下新的註解。你是剛加入殘酷職場的社會新鮮人嗎?你是權力戰場存活的中階主管嗎?推薦您閱讀這群偉大失敗者的故事,從失敗的經驗中啟發成功的價值。 ※誠摯推薦 正如我們最熟悉的一句經典:「失敗是成功之母」,在英雄血淚流汗的背後,指引我們一條寬廣豁達的人生道路。─政治評論家 胡忠信 「文風高雅、考據詳盡,作者獨樹一格的臧否人物,引人入勝——這就是《偉大的失敗者》。一本了不起的書。」─《世界週報》 「一本相當輕鬆有趣又能撫慰人心的書。」─《明星週刊》